从脱硫改造到脱硝改造再到除尘改造,我国火电厂烟气治理行业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。10年脱硫、3年脱硝使我国火电厂从最初的高污染企业改头换面。虽说其间伴随着低价、恶性竞争与设备质量、推倒重建等争议,但瑕不掩瑜,如今依靠我国环保设备制造企业和工程技术企业的努力,某些沿海地区火电厂已经能够满足特别排放限值,并继续向“近零排放”目标冲刺。
事实上,近年来脱硝行业低价竞争的局面虽说有所改观,但却依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低价恶性竞争是市场步入成熟阶段不可避免会面临的问题,在很多行业都不同程度存在着。
低价恶性竞争一方面会形成恶劣的竞争氛围,扰乱市场秩序,损害行业竞争者的整体利益。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,这也会促使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,提升抗风险能力,没有实力的企业将会被淘汰,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行业的洗牌与整合。
实际上脱硫行业已经历过一次洗礼,前几年有数百家脱硫企业,现在留存下来的只有20多家。而脱硝行业也没有绕过低价竞争这道坎,尤其是在脱硝改造密集上马的2012年~2013年,大量质量层次不齐的催化剂涌入脱硝市场,严重影响催化剂的寿命,这在短期内可能看不出什么影响,但未来采用劣质催化剂的工程必定要为其买单。
不管怎么说,我国烟气治理已经进入了一个设备升级与技术更新换代的时期,未来还希望环保行业同仁共同努力,不搞恶性竞争,踏踏实实做好环保行业,未来3~5年对于环保企业来说是个艰难的时期,但对于企业技术的升级却是个很好的时期,环保企业还是要把握机会,实现量变到质变的升华。
|